(相关资料图)
中新网新疆新闻8月2日电(尕力早日格 马江敏 王俊鹏 耿广洋)7月31日,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开都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在开都河察汗乌苏、柳树沟水电站库区两个放流点开展增殖放流活动,19万尾新疆裸重唇、长身高原鳅放流开都河。
活动以“养护水生生物资源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当天,鱼类增殖站工作人员将育苗装袋运往设置好的察汗乌苏水库码头、柳树沟水库两个放流点。巴州农业农村局、和静县农业农村局、和静县公证处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放流活动。
活动现场,参加放流的人员将一桶桶鱼苗倒入水中,溅起阵阵水花。随着19万尾人工繁殖的新疆裸重唇、长身高原鳅两种珍稀土著鱼苗缓缓游入开都河,为开都河流域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次增殖放流的鱼种均为开都河中游河段土著鱼类野生亲本子一代。其中自治区一级保护动物新疆裸重唇鱼17.5万尾,规格3cm-20cm不等;开都河土著鱼类长身高原鳅1.5万尾,规格均达3cm以上。同时,采用新型茜素红浸泡、T型号标等方法对其中5000余尾新疆裸重唇鱼进行了标记,为后续鱼类增殖放流科研监测及效果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开都河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景天红说:“自2013年开都河察汗乌苏鱼类增殖站建成以来,每年投入200万元用于增殖站的运维和鱼类繁育。10年来已连续向开都河放流各种保护珍稀鱼种165万余尾。下一步 我们将持续做好放流鱼种的跟踪监测,同时将投资2000余万元用于鱼类增殖站迁扩建,进一步做好鱼类增殖放流工作。”
据了解,增殖放流作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水域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开都河流域规模最大的增殖放流站,自2013年成立以来,察汗乌苏、柳树沟水电站配套建设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平均每年投放珍稀土著鱼苗20多万尾,其中自治区一级保护动物新疆裸重唇鱼增殖放流量位居全疆第一。
和静县农业农村局干部杨小美说:“通过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可以增加开都河水生生物多样性,维护流域水域生态环境。我们农业农村局也会加强监督检查,监督电站做好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
一直以来,和静县都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建立增殖放流长效机制,建设鱼类增殖站,开展水环境治理,不断改善开都河水域生态环境,丰富水生生物多样性,促进水生态和鱼类资源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 : 新能源汽车涉水后,车主需考虑两大方面风险
下一篇 : 最后一页